書寫觀察:唇舌尖的跨國交流,掌握外語的抑揚頓挫

文/朱珮慈

南部腔?北部腔?英國腔?美國腔?哪一種才是完美的腔調呢?

就讓聲音魔術師——王眞如老師帶我們挖掘發音的眉角!

「請教我發出完美的發音吧!」

其實,沒有「完美腔調」的存在,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生長環境、文化資本融合成自己的腔調。

本堂課目的是教大家在使用第二外語、第三外語等語言時,藉由掌握正確發音技巧,

讓對方聽清楚你所要表達的資訊。唇舌尖的跨國交流,就讓我們從「聽」開始!

練習正確發音前,並不是要大家具備多深厚的外語能力,打開耳朵最重要!

眞如老師播放一段英文影片,要大家觀察發言者,甚至閉起耳朵想像聲音的「模樣」,

同學們紛紛在聽完影片後提出回饋:

「發音會隨著發言者的情緒,語調上揚或低沈。」

「藉由觀察表情,可以輔助猜測發言者當下的語意。」

「講話的聲音好像太鼓達人,有時是紅色最大顆的鏗鏘有力,有時像是藍色的很清脆。」

「感覺很像風聲打在窗戶上,時不時發出一些聲響,有時又突然颶風襲來~」

「像是行徑在山路的車輛,爬坡時速度漸緩,下坡時突然衝很快卻又緩下來。」

只要你聽得出差別,就做得出來!

老師鼓勵大家,多唸多講別害怕,如同牙牙學語時期,嘗試玩自己的聲音與口腔肌肉,

聆聽、比較、不批判,運用想像力視覺化聽到的聲音,有助於找出講話的節奏與韻律。

另外,使用手機錄影,回放對照自己的發音,觀察嘴型,也是幫助練習的好方法。

▶︎ 這邊幫大家整理課程重頭戲:腔調金三角,原來是構成漂亮發音的秘密!

  1. 口腔運動與放置位置
    口腔周圍的肌肉,是我們很常忽略的部位,同一句話,眞如老師改變了口腔發音位置,一秒變身外國人!如同運動使用全身的肌肉一般,當你發覺自己講了很長時間的話,可以將口腔放鬆伸展,像是打哈欠前的樣子;將舌頭也放鬆,把舌頭完全吐出來,或是將舌頭頂在下排牙齒後,將舌頭中段往前頂出等等的練習,都有助於拓展口腔空間,如此便可增加口腔的活動範圍。
  2. 節奏與音律
    課堂上同學們觀察影片,都不難發現發言者隨著情緒變化,音律會改變高低,節奏也會有快慢的差異。平常我們在練習句子,觀察自己在使用第二甚至第三外語等語言時,語調有上下起伏嗎?還是很平淡?
    其實每種語言,在當地人民多年使用下已有著被約定俗成的特定音頻,當我們在模仿、練習發音時,可透過不同畫面及動作質地,來幫助掌握講話的節奏與音律,比如:水管、車子、太鼓達人。
  3. 母音與子音
    你是如何分辨母音與子音的呢?
    原來,觀察氣流從口腔發出時,有沒有受到某一部份器官的阻礙,就能輕易分辨出來,暢行無阻的是母音,受到某部分阻礙的就是子音。跟著眞如老師的引導,只是改變下巴便能很自然地發出母音,真是神奇!眞如老師分享,他有一個最喜歡的母音[ə](音類似ㄜ)因為這個音出現時,口腔是一個很放鬆的狀態,大家不妨也感受看看!

語言,是人類生活總和的一部分,腔調的形成是日常累積的結晶。

當我們並非使用慣用母語時,正確的發音、傾聽,互相傳達正確的資訊,是溝通的重要環節。

透過眞如老師的引導,我們學會如何自己練習發音的小技巧,

原來嘴唇、口腔、牙齒、舌頭、喉嚨可以這麼「玩」!

你在發音時,是否曾注意過自己的嘴巴正完成多麽複雜的任務?

現在就開啟喜歡的外語影片,電影、新聞等等,慢慢的聆聽、觀察、模仿,掌握外語漂亮發音的技巧吧!


2021系列養成計畫:藝術行政需要「溝通」的大小事 :唇舌尖的跨國交流,掌握外語的抑揚頓挫

▋ 講師:王眞如
▋ 主辦單位:Thinkers’ Studio 思劇團
▋ 共同主辦: PANDA表演藝術網絡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