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書寫員:謝芷晴
今年聚思製造端再次用心開設了「給藝術家的行政課2」系列課程,透過這次參與了其中的6門課後想與各位讀者們分享,這無疑是值得關注的課程系列。
作為去年也有參與其中的我,感受到主辦方在課程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除了有助於學員更好地吸收和應用所學,也培養了創作者對行政工作的獨立性,同時提升他們在製作和市場的洞察能力,如此全面性的課程設計,很慶幸身為團隊藝術行政管理者的我有機會能夠參與其中。
回到作為觀察一員,此次單元《場館、藝術節與創作者的合作關係》,邀請到了臺北偶戲館館長 — 蔡易衛 來擔任座談講師。
開頭館長先是用非常具有親和力的語言詢問大家「聽的懂台語嗎?」
便開始夾雜著臺語述說、分享他的人生經驗,過去如何與場館以及藝術家合作,還好我聽的懂臺語(笑
說好作品的故事
蔡館長出身於臺灣雲林一個從事酬神戲的傳統布袋戲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常常跟著父母去到不同地方演出。雖說父母希望他能夠從事更穩定的工作,但他不只開出了一條新的道路,甚至將其發揚光大,帶著臺灣布袋戲文化去到了許多不同國家。至今作為一名偶戲藝術家、偶戲館館長以及策展人的他,過程中仔細地找尋各種誇領域以及跨國的合作機會,不斷的拓展思維和視野後讓他體會到的,是表演藝術的無限可能。
場館與藝術家的關係
隨著時代的推移,場館與藝術家的合作關係也在不斷演變,出現了更多元化的互動模式,可能不再只是單純的委託創作。如館長所說,透過駐館計畫可以達到更深入的交流,能讓場館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建立基於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夥伴關係,以開放的心態共享資源。但切記,緊密不等於全然仰賴場館,而是藝術家自身也要有獨立性,我有我的資料庫,你有你的資料庫,合在一起關係才會更深,而這道緊密的界線拿捏每個人不同,看在你如何思考關係,千萬不要讓這層關係過度消耗你自己,必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
「有時候就是想太多,如果你沒有Do it,就什麼都沒有。」
藝術創作不應過度拘泥於追求完美,而是要勇於嘗試和實踐。館長提到,人們常常容易犯一種錯,覺得自己東西還沒做到完美就無法投件,但場館其實是可以被溝通的。在投件之前要很清楚現階段的目標、用意、核心要做的是什麼,即使是天馬行空的也無妨,重要的是在企劃上如何轉化內容,並同時做好充足的功課。
做就對了,在每一次的經驗當中都能夠回頭檢視再繼續精進自己,不要覺得場館或是平臺資源是個遙遠的存在。
創作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同時也將眼光放遠
回到自身的處境,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如果現階段要做的是前期發展,不要著急想做出一個完美的作品,因為在藝術創作中並不存在所謂的絕對完美,每個人對完美的定義都是主觀的。找出現階段的自己可以著手的平臺,而這個平臺的選擇也必須回應到自身的藝術、用意和職涯發展,而不是盲目的投件,接著再去探索下一階段的任何可能性,藉由不同場館去認識到不同的角色,讓作品可以不停的滾動,隨時間的推移不斷升級、演變。慢慢累積的同時眼光要再放遠,關注國際在流行或是討論的議題,什麼主題跟自身創作脈絡有關聯,把全球當作是可以遊牧的,去挖掘除了國內以外自己可以發展、交流的地方,當移動成為生活、工作、探索的常態時,會發現我們所想的和實際做的一定有落差,相對的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延伸觀賞:初晨微光-傳統偶戲的現代進行式 專訪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我的職著
館長說道過去他是在去到藝術村後,才了解原來藝術產業裡頭有藝術進駐這樣的計畫,在找尋不同嘗試的機會時發現了美國國務院下的Fulbright Program獎助計畫,進而去到了紐約推廣臺灣偶戲文化以及與當地偶戲從業者交流。在當地他看到了在七八零年代就在發展的Puppet Slam,這裡可以讓許多的藝術家都有機會在7-10分鐘裡展現自己的作品,有一個這麼棒的平臺能夠讓藝術家們作為實驗場域,讓館長因此萌生了契機,決定把這樣的平臺帶到臺灣,才有了「Taipei Puppet Slam偶戲衝擊波」這樣的一個平臺出現在臺北偶戲館裡。我想這就是館長所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對於周遭的環境和可能性往往都有著自我設限。唯有跨越疆界,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新事物才能洞見更多未知的可能。
回到自身的身份與藝術家的合作關係,界限的拿捏的確要格外小心,如果超出了容易會造成傷害或是衍生出問題。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藝術家終歸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主的發展方向和創作理念,要是過度的干預或期望,反而可能壓抑了藝術家的創造力。我們固然要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但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選擇,鼓勵他們保持清晰的角色定位,再去理解藝術家的需求,才能提供更貼合的支持和協助。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之上,才能夠構築更持久、更健康的合作關係。也可以主動邀請藝術家與我們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需求和考量。通過這種互動,我們可以更好了解對方的狀況,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模式。同時也提醒藝術家要適度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要被過度的期望所束縛。
目標都是希望能夠為自己還有觀眾呈現出理想的藝術作品,實現目標前我們都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祝福讀者們都能夠與合作夥伴共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最舒適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