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連線第五場 – 在多元變動裡求新求變,疫情之下藝文產業的危機與轉機。

書寫觀察員/許茜雯

Connect with SEA|馬來西亞場次

◇ 日期:2020/10/28 (三) 19:30 – 21:00

◇ 國際分享人|馬來西亞 陳魚簡-馬來西亞當代創意藝術製作人

馬來西亞當代創意藝製作人。創辦Toccata Studio,提倡當代跨界原創作品,其製作曾於世界各地巡演。 目前為亞洲製作人平台的委員会成員 。曾受邀法國、日本、韓國、羅馬尼亞等國際藝術節出席會議。兩度受美國國際演藝協會(ISPA) 挑選為國際獎勵金得主出席纽约年度大會。2019 獲澳洲國家藝術委員會挑選為藝術領導力項目。同年加入雲手文創基金會擔任製作執行長。

◇ 台灣回應人|林珣甄-Thinkers’ Studio總監

現為Thinkers’ Studio 思劇團負責人及獨立製作人。

畢業於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行政研究所。2018-2020曾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節目企劃部國際發展組組員,2019年大稻程國際藝術節策展顧問,2015–2018年大稻程國際藝術節策展人。2010-2012 曾擔任表演工作坊導演助理及藝術行政,2010 於張藝謀版大型景觀歌劇《杜蘭朵公主》擔任導演組助理,2008-2009 於三立電視臺子公司 – 臺北城堡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於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Game On 遊戲時代 – 設計與文化特展」。


連線內容:

疫情後社會現況

疫情的爆發,各國的因應不外乎幾個不同層級的行動限制以因應不同階段的疫情,馬來西亞自3月開始實施嚴格的行動管制令,直到五月轉為”有條件行動管制令”(PKPB)。不同階段代表不同自由限制,舉凡至店家營業與企業上班方式。七月後,劇場開始30%售票及營運,然而,也因逐漸解封,造成疫情不穩定。原執政黨的更替帶來民主大邁進的希望,然而,卻在今年二月首相辭職後,各黨派爭奪政權,使得近期政治動盪;13個州屬中,其中一州(沙巴州)進行州選後疫情爆發,因此再次進行有限制的行動管制。

疫情、政治的影響,迫使藝文工作者生存環境更加辛苦,過去仰賴之贊助也因疫情而減少或歸零。馬國為多元種族之國家,若以人類學角度思考,可以深入探索,從種族、宗教、社會階層、語言等多元面向來看;然而疫情造成的衝擊並沒有因多元而減緩,反而對各面向產生莫大的衝擊。

藝文生態衝擊

藝文生態以講者所孰悉的表演藝術領域為主要討論脈絡,該領域的演出、觀賞等活動都仰賴群眾聚集,但疫情迫使人群接觸降到最低,不論是進劇場排練、抑或是觀賞演出;目前疫情時好時壞,更令藝文工作者感到未來無法預期,無從應對。馬國多數藝文團體多為私人機構,更須面對經營、生存的挑戰。

以獨立藝術工作者的角度來探討,問題歸於政府支持有限,藝術類別由旅遊藝術文化部管理,在此大架構之下,資源皆著重於旅遊及文化兩層面,藝術相對被忽略,造成體制的發展仍需要時間、空間,以彌補官方與民間團體的溝通落差,進而讓社會大眾意識及認同藝文在社會發展扮演的重要性與角色。

應變之處與機會

雲劇場在因應疫情禁止聚集的禁令之下誕生,由網路虛擬空間模擬劇場帶來新希望。儘管目前仍是實驗性階段,卻也逐漸塑造未來的發展機會。此外,亦帶來不一樣的觀眾群,促使舞台多元發展,突破以往既有的群體、開拓新觀眾群及新資源與市場。

在這樣的發展下,引發魚簡產生不同觀點看待疫情的應變與機會,她相信身為藝文工作者、製作人更能享受不穩定的狀態、創新求變的心態,讓藝文工作者成為另類的優勢—在不穩定中尋求不穩定。進而,期待環境帶來的能量,能為創作產生不同的轉捩點與靈感的啟發。

表演藝術生態的政府補助機制依舊不完善,近年一個半官方的企業以文創產業的補助為主,疫情影響下也提出不同補助方案,協助藝文工作者突破困境。以魚簡工作室發展需求來說,較關心的則是補助的評審機制;其創意角度出發的審核與藝文發展角度的需求仍與現實有些許落差,能否符合藝文工作者的需求待考量,特別是對於無法商業化,轉換為實體的商品、成品的表演藝術創作而言。

明年表演藝術生態的發展與預測

起初,大家抱持著希望,相信下半年會好轉,市場將會活絡;如今,卻發現事與願違,無法掌控的疫情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場館的生存與否也影響大眾對藝文的期許與製作團隊的希望,現階段只能且戰且走,無法有長遠規劃。30%的售票原是希望能增加收入,卻也同步影響場館的生態與規劃。有國內團隊探討觀眾是否願意實際支持購票入場,疫情造成的生態改變影響整體市場,存在著不確定性,卻也同時帶來不同機會。

對魚簡及多數藝文工作者來說,雖然是被迫進入與接受這樣的狀態,同時也是個機會進而去反思—思考為何要創作、藝文工作者與觀眾的關係、藝文工作者與政府/企業等資源的關係以及因應新時代帶來的改變。

問答集

Q1:雲劇場的資金來源與作品呈現方式?
回覆:資金來源為團隊自有資源,因仍屬於嘗試階段,故採取自由度相對較高的售票方式,根據觀眾的需求決定票價。此模式戲劇類較能採納,舞蹈類相對較受舞台之限制,無法由線上呈現。亦是對魚簡來說較難接受的原因,像其創作的作品需要現場感,在雲劇場可能不適用,也無法讓觀眾享受作品想表達的內容。儘管是個很棒的平台,但無法被所有作品接受;相對的讓觀眾在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中選擇,更衝擊表演藝術的型態與機會,畢竟從立體感轉為平面,除了要克服創作的考驗,亦帶來許多市場競爭。

整體來看,需要時間思考、研究呈現方式。過去幾個月,蠻多劇場因為無法現場演出,轉為影片撥放;因此,錄製的方式、呈現的效果都需要考慮,以及設備的支持、素材才能達到劇場的效果。對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疫情帶來新工作模式,更多的對談平台、談話性論壇更在此環境下因運而生。

主持人呼應:是否有想過透過科技的發展或許可以提高臨場感、現場感?

魚簡:實境體驗的可能性的確存在,但相對需要更高設備以及網路的需求(5G)。許多外在不可控因素,讓可能性降低,因此更好奇其它藝術家在此環境下的呈現與應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實際可執行的方式,畢竟短時間內無法有具體的產出。但科技藝術家或許成為更多需求與關注的對象,有了疫情推動,讓藝術與科技的結合能加速。

在韓國藝術節曾與一些創作者討論科技與藝術的關聯,過去跨界一直無法走出藝術圈,可能因為疫情的衝擊,加速對話與技術專才的發揮。

Q2: 馬來西亞表演藝術被歸類為旅遊藝術文化部,馬國政府是否有文化部相關組織?
回應:藝術文化屬於旅遊部之下的部門,無法獨立運作。也是持續關注的議題,期待文化部可以成為獨立的部門。目前的體制及運作,可以保護不同文化,但對於原創、新創作,就比較少受到政府的支持與關注。

藝術文化在馬國社會發展角色的認知相對較不普及,就像藝文應該如同教育(12年國民義務教育)、醫療(公家醫院)是個社會發展所需的基礎,但對現況來說,藝文相對是可有可無、娛樂性質;且其又不屬於娛樂產業,應被歸類為藝術文化產業。

主持人呼應:多元種族的生活,因差異帶來動盪;因為疫情、政府的不穩定性,更讓人民對於局勢感到更不安全。這樣的觀點,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

魚簡:複雜的社會現況,如同我們認知的〝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多元種族的和睦社會〞,成為獨立工作者之後,不斷反思過去所學。1969年經歷較大的種族衝突,爾後相對較平穩,可能因為在體制上已經被劃分,因此每個人互不侵犯、衝突自然就減少。

以目前馬國的人口結構來說,馬來人占60%、華人20%、印度人10%、其它民族約有40多種種族組合;探究到最一開始民族是怎麼來到,未來的發展又會是如何,更讓自己思考、探討彼此的關係與演變。魚簡是華人背景,比較能理解相關的脈絡以及對自我族群的認同;然而如果回歸到過去,父爺輩、第一代移民心境就不同,嚮往回到故鄉;但第二、第三代之後,進而思考的是馬來西亞人的定義以及自我認同,誘發跨族群的對話。

主持人回應:延伸多元種族的社會中,有沒有相關的藝術創作試著連結不同族群、宗教的作品?

魚簡:馬國的社會擁有很強的彈性與接納度,不論是創作者或觀眾,接受度高,劇場界累積不同種族背景呈現的多元創作。以自己的工作室為例,主要以非語言的創作為發想,讓語言避免成為觀賞的阻礙,侷限觀眾群;加上魚簡所學為音樂相關背景,因此擅長以肢體、音符、多媒體等跳脫語言與文字的溝通方式。

不同的種族背景與文化背景,造就探討作品的可能性,進而創作中的切入點將會決定跨族群的內容。

Q3:街頭藝人打賞、觀眾買點數支持演員等線上互動,像是五月天演唱會的操作模式。
回覆:像是雲劇場是事先決定,藝人打賞是演出過後才決定,仍有點不同。

Q4:劇場的營運狀況,目前是否仍維持30%?
回覆:九月開始之後的疫情,不同的SOP讓各州的國民感到困惑,多數觀眾會為了降低疫情感染的機會以及避免群聚,而減少去劇場,電影院等娛樂場所也受到波及,其中馬國的三大連鎖電影院已有一家因受到疫情影響而倒閉。

Q5:疫情現況下如何做國際連結?
回覆:在首爾藝術市集亦有討論,未來能如何因應?現階段可能無法採取具體措施,但大家仍有共識要持續做國際連結,其最大價值為提供創作者能量,跳脫現有的局限與發展空間,帶來新的想法與創作靈感。

透過國際連結,可以理解不同的國家、團體面臨的挑戰,以及思考如何突破,進而帶來新的能量與產出。以個人的角度來看,無論大環境多困難,仍願意做下去,但如何做、怎麼做、仍保有很大的問號與空間。至於能否回到過往,保有很大的存疑,特別是表演藝術界生態都將改變,可能有不一樣的模式;也讓國際連結推到不同的樣貌,一個重新探索的新世界。

Q6:雲劇場的發展、後疫情時代,會不會改變觀眾習慣性看線上而減少支持現場演出?
回覆:沒有這樣的擔憂,畢竟人是群居的動物,經歷了快一年的隔離,可能大家更想感受現場、更想聚會。雲劇場是個選項,不會完全取代實體劇場觀賞體驗;除非疫情持續三到五年,那就只能接受。但就像演唱會一樣,現場感與實際交流還是必須的,不然只會選擇買CD。

藝文生態完全改變會是機器人出現的那天,才能使得市場數位化,以及技術上的支持(VR, AR)模擬現場。就過去的經驗得知,其工作室先前有實驗性演出、嘗試了解市場的接受度,仍有觀眾支持,證明實際的體驗、臨場感依舊重要。

Q7:馬國民眾對於藝文產業的支持如何?會不會擔心開放國外團隊而造成疫情的破口?
回覆:現今多元文化社會下,已將觀眾群劃分,不同族群對藝文的不熟悉難免會造成些許的誤會與不理解,但卻也帶來多元市場與演出項目。像是先前香港工作者參與演出時,回饋的評語是發現觀眾帶來的反應非常不同,沒有一個固定模式。觀眾群的差異,不容易研究與劃分,卻也帶來多元的聲音與對作品的支持。

魚簡詢問:很好奇現場觀眾為什麼想參加?

  1. 朋友邀請;
  2. 從挪威逃回台灣,也在家隔離,為藝文的發展感到好奇;
  3. 對藝術行政感興趣、也對主題感到興趣,疫情發生時剛好在英國,因此也想了解其他國家的狀態;
  4. 也是表演團隊,想了解其他團隊的應變。
東南亞連線座談剪輯精華EP.5 馬來西亞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