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照慈
這篇觀察文章寫在整個CP3結束、並與翊愷對談完之後。
首先還是想要對聚思製造端表達感謝。今年的四月到九月是這個線上共學平台實際執行的期程,六位藝術家導師所分享的創作脈絡大異其趣,在質與量都十分稠密的情況下,非常謝謝聚思給予了非常多的空間讓我自行探索,對我來說是很恰到好處的藝術陪伴。參與有很多形式,積極投身,或者從旁觀察自身、他人及整體框架的變化,都是其一。當和翊愷聊完,而能從目標導向的想法中鬆綁之後,在CP3期間滲透到我身上的轉變,也就能讓好好地、健康地發酵了。
也的確很多時候,想法都是聊出來的。
在這約莫半年的期間,我得以接觸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共學藝術家:從神經科學跨到舞蹈領域的重慶女孩、來自加爾各答的舞蹈雙人組合、定居雪梨的服裝設計/表演跨域藝術家、探索舞蹈當代性的香港舞者、已累積許多作品的新加坡舞踏家、探尋香港血脈的雪梨視覺藝術家、新加坡跨領域酷兒藝術家、以肉身探索跨性別多重性的雅加達表演者、居於印度古瓦哈蒂的演員、來自西貢的舞者、定居伯斯的舞者、經常於各國駐村的墨爾本表演者。
我和這一群人,一起和CP3六位來自不同文化脈絡且經驗豐碩的導師交流,每一週得以看見導師們身為舞蹈構作、或編舞家、或當代表演藝術家,如何在個人歷史和當代語境裡形塑自身的創作研究脈絡。並且透過媒合,與其中兩位導師進行單獨對談。而透過CP3的主策劃人Daniel所穿插的三階段個人分享,我們試圖釐清「創作提問」,過程中進行「實驗」,並在最後分享「評估」自身進程。每一次的個人分享,對於我們這些獨立藝術家而言,也練習著溝通和取捨。
走過這六個月,想起當初在申請這個open call時,我用某種很「台灣學院派演員」的目光在看待CP3所闡述的「拆解傳統」跟「混種」,看見Daniel書寫的“hybrid identity strategies”感到無比興奮,後來發現CP3所要分享給我們的是更多的可能——是在跨文化的脈絡中,身為獨立藝術家如何建構自身的批判實踐。不諱言,參加CP3期間,資訊量於我來說有時感到相當過載(後來發現大家都有類似感覺)。但現在想想,其實也就是異質性的個體,在交流後衍生質變的必然過程。跨領域所需付出的溝通成本有時真的很累人,比如這半年間我一邊做表演案子一邊和這裡的人用英文聊當代表演,感覺自己變成四不像,找不到有效率的語彙和戲劇領域的朋友聊CP3的所思所感,而在CP3的討論裡,有時也難將自己過去的創作脈絡,在此找到適合擺放的位置。蠻難的,但很多時候都會笑出來,因為能看見新的世界,能擴張對一件事情的想像也真的是太好玩了。
寫到最後,還是想謝謝,當然自己必須不斷直面「如何實踐」的課題,但是能有CP3的每一位、能有聚思讓我接觸這些可能性,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