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構思到回顧:「我的身體 · 我的城邦」身體工作坊整理

文/林慧盈

「如果我們生活環境跟身體的運作息息相關,那身體會有辦法跟自己的語言及文化連結嗎?

《在異鄉尋家》身體系列工作坊 —「我的身體,我的城邦」透過自我身體覺察練習以及動作探索帶領,跟參與者一同發掘用言語以外去表達自己的可能性、增加自身對身體的連結與認識,尋找身體跟所在/成長地域的關聯性,繼而嘗試創造屬於自己的身體語彙。邀請對自身經驗探索感到好奇或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前來玩耍!」

工作坊彙整mind map

為甚麼想要舉辦身體工作坊?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想想不如眾想想:自己當初有「我的身體·我的城邦」這個想法,是去年參與一個舞蹈節中看到每個人在場上舞動時,都好像蘊藏各自的背景與特質,就好像一個個城市、一座座樓宇般,十分迷人。
  • 除了自己的探索,也想跟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接觸,透過身體跟思考一同交流彼此的想像:up for all the possibilities!

參與對象?

  • 這次開放的對象是「一般大眾」:報名參與夥伴們的年齡跟背景十分多元,且超過三分之一是首次報名參與身體相關的工作坊。
  • 一開始不免會因過往較少跟大眾接觸的經驗而感到擔心跟挑戰,但正正也因為看到有不同背景的夥伴願意來到思劇場一起探索玩耍,還是十分期待會發生的事情!

過程進行順利/可有一些跟開頭預想有出入的地方?又如何去應對呢?

  • 對比於參與夥伴的身體感,我好像更在乎他們對於練習的感受、如何去處理過程中的引導:參與者會如何去啟動身體?
    。其實不太需要緣由,有時是自己過往經歷而帶來的直覺,just about how you believe ‘it/them’
  • 本來一些環節是源於自己的經驗(如在【語言&身體】環節中,是因為自己會常在國、廣、英語言頻道不同切換而所設想),但當參加者並沒有這些經驗,能如何給予引導?
    。結果9/16工作坊有兩位來自歐洲的夥伴參與,自己也順然地使用國、英語主持工作坊;有參與夥伴在回饋中提到說這次跟8月上工作坊的感覺不太一樣,無論是聽覺上的或是雙語轉譯所帶來的感受。
    。意外地被「實踐」:參與夥伴一同親身認知語言跟身體相處的相對關係,自己也再次意識「切換」之於自己的面向
  • 參與者有「身體/舞蹈創作」的需求嗎?
    。「自我探索」- 身體表達之必要性:未必是必需,但或許在資訊快速流轉的環境中,提供多一個空間跟方式去認識跟了解自己
  • 夥伴們的雙向互動
    。工作坊參與夥伴們的互動、討論與投入,以及小幫手軾妤(跟前期的育姍、美寧、靖舒)得力相助,使「城邦」們順利的建構雛形:)
圖 © 軾妤

mobility #globalisation #place? #locality

工作坊作為一種田調//工作坊作為一種練習分享的方式: balance between “give & take”

  • 如何作「定位」:
    。設計跟帶領的過程反而回去思考更多有關自己跟身體的關係 – 能如何跟參加者透過活動跟練習,去分享跟溝通我想說的事?
    。這次選擇擬定的參與對象是「一般大眾」而不是「專業舞者」,某程度是在跳脫以往在動身體的邏輯;如何能跟參與者深入淺出地表達練習所需,但又可以於當中保有彼此的自主意識?大概是一直需要來回拿捏的過程。
  • 想傳達些甚麼//想尋找些甚麼?
    。在工作坊中「分享」還是「尋找」?開頭的確花了一些力氣去定調跟準備(actually why not both and stop overthinking)
    。每個section都有各自很大的得著,很開心看到參與夥伴們從八到九月對身體的漸進了解,從他們理解中再透過身上碰撞出更多;在回饋中也感受到夥伴如何去理解在工作坊中的練習加上細緻的回應,讓自己也有更往下的想法與動力

任何其他體悟/下一步計劃?

  • 如果將自己當作「家」的本體,或許是相對貼近「梳理」,較多跟「自我」相關?但可以肯定,它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部分
  • 看到夥伴們、回梳自己:家其實好像不是在「尋」,而且也好像不用過於執著於「家」;一種嚮往跟寄託?
  • 老實說still not reallllllllly know the destination, 但在分享這些練習跟回饋當中深切感覺到,它(們)似乎有一個價值存在
  • 有機會的話也想讓工作坊進行下去,跟大眾分享自己一路所實踐的,同時持續跟大家一同交流!
0916【想像無處不在】工作坊後大合照© 軾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