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了很多母語的五月

文/林慧盈

/邊界開放,朋友相繼來台旅遊探訪;再有朋友移民
/遊台灣,舊香港
/禰補對家人的陪伴、角色的轉換

隨著香港與台灣的邊境開放,允許自由行以及觀光,在街上鬧區走晃,都不難聽到廣東話;這陣子也因此跟很多香港朋友見面,有些來喘氣放鬆,有些則是作移民離別前的餞行:一個個認識的、熟悉的人逐漸離開香港。

習慣嗎?好像也沒有特別感覺是怎麼樣的事情,像我高中畢業後也直接離開家了啊,只是難免還是有種無奈的感覺。突然想起了某某的話,現在好像沒辦法打個電話傳個訊息便能即興走起;除了想那些人兒在哪個地方,還有哪個時區、是否方便講話。
「難道妳不會覺得空虛嗎?」記得去年在台灣跟一個中學朋友視訊時,在聊誰誰誰在何方、誰誰誰會移民去哪裏,我不禁問起。
現在想來,可能只是我感覺到空虛罷了:「人在何方都沒關係,只要心連在一起就足夠」。只不過如此看著一個又一個、一個又一個的熟人離開,多少總會感到唏噓的。

只不過在異地漂浮著自己熟悉的語言、跟來台的朋友自在地又說又笑,有點詭異又帶點小親切,啊哈哈哈!

另一個在台灣講很多母語的原因:父母來台灣旅行一個月!

他們遊了台北、基隆、花蓮、台東、高雄、台南、台中、南投…要去的幾乎都去遍,我也盡量找時間跟他們一起,做了他們台北、基隆跟台南的「地陪」。在台南再次碰面時,父母急不及待跟我分享對伯朗大道的雀躍:「哇,那邊簡直一望無際,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大一片的天空呢!」

回想第一次來台灣時,我也是這麼想的。雖然台北已經是台灣最繁忙的地帶,但站在當時大學教研大樓的天台,還記得那種「原來天空可以是這麼大」的體悟。可能我香港的家在41樓吧,香港因為七八零年代人口急劇增長,政府不得不把樓一直建高再建高,每一棟幾乎都是高樓大廈還有屏風樓,天空都被擋住了。

感覺他們蠻喜歡這裏的風景,南部尤甚,甚至感覺到有種移民的嚮往。「野食食唔慣呀(食物吃不慣),交通又唔(不)方便,台北又似香港,住南部我又無車,而且又唔識講…」
還是想要生活比較便利吧,畢竟旅行跟生活不一樣呢。

基隆八斗子
台南孔廟

這趟旅行手機全部都是他們的照片,通訊群組一天一百多張照片不為過,可真是甜蜜的負擔^_^

除了年初回家那一個月之外,距離上一次能夠如此緊密地跟父母相處,應該有十年多吧!長大變老是無可厚非的。而這趟旅行讓我也有蠻深的感觸是,以前都是他們在帶孩子去上學吃飯走路玩耍,現在則是幫他們打理這邊的衣食住行,同時也看看他們體力再計劃接下來的行程。不知為何這一次他們的「老」變得更明顯了,是因為疫情那三年沒有回家所造成的空隙?

覺得有趣的是,他們一直說台灣很像他們小時候住的香港。舊的樓宇、轉彎小巷、小店的空間感…一種未完全發展的城市樣貌,好像如何都會找到一種對於他們的熟悉感。
想起我一開始來到台灣也像他們一樣,會作一些比照。比如西門町像旺角呀、信義區像銅鑼灣、龍山寺像油麻地廟街等等。
不過現在則完全get used to it嚕。

摩擦當然少不了,怎麼會事事順利?縱使這個旅行過程難免會遇到不同大小麻煩,依然很珍惜很珍惜這段時間,還能夠去好好陪伴這些時光。

最近社群網路中看到不少主題/貼文都不約而同的在「想念」香港
當大家在說緬懷香港
但發現對現在的香港好像已經沒有共鳴

我們何嘗不是一直在尋找兒時所擁有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