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之於蔡東翰

文/蔡東翰

上個月刊登了〈關於『跨領域』的自我辯證〉,試圖梳理自己在跨領域中的思考與批判,這個月我想在文章裡,重新將「我」置入,嘗試尋找自己與影像之間的脈絡。

#1. 認識自己

#2. 假設媒材是一面鏡子

我常會把影像想像是一種塔羅牌,自己隨機抽一張起來解讀、驗證與分析,起初都盡量避免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思考,而是在直覺中體會這趟溝通的旅程。從廣一點的地方開始:手機相簿;現在使用的是iPhone SE2,第一張照片是2018年10月1日,在台東蘭嶼郎島部落的港口用底片拍下的,相片資訊裡沒有標示鏡頭資訊,我猜想應該是我換手機後再從自己的雲端裡下載存放的。

第二張是2019年9月5日,後置鏡頭29mm f2.2,定位於台南左鎮,以資訊看來這才是確切我用這支手機拍下的第一張片。這張照片裡的我皮膚實在是黑,剛從蘭嶼回到台南老家,又和一群朋友約去歷史博物館閒晃,接續到年末的照片除了山海出遊、大學生活,剩下的就是排練紀錄。

現在仔細看「最近項目」中的2020年,才意識到相簿排列破碎的很,中間穿插了不少18、19年的照片,而真正屬於那年的相片卻只剩翻拍的書單、家中的小黑、蝦皮陶瓷精油燭台截圖、火影忍者同人圖、進劇場紀錄、影像形式researching、一大堆看展時隨手拍下的相片、曾經養過的小貓。我想有許多東西被刪除或是搬移走了,依稀還記得那年發生的事,年初與年中都在離別生命中重要的人,改變並習慣新的生活方式,適應不良,再次改變並習慣新的生活方式,至於相簿裡確切曾經存在著些什麼,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3. 知面:hashtag to personal profile,把再來三年的照片用標籤式地去進行分類

/藝術工作者/非單身/排練/海邊/大學生/寵物/迷因/美食/戲劇/閱讀/植物/當兵/咖啡/下廚/刺青/視訊/自潛/手工藝/節慶/展覽/恐龍/台東/台南/台北/爬山/寶可夢/烏克麗麗/游泳/設計/人類圖/講座/插畫/火影忍者/裸照/鬼滅之刃/塔羅/電影/音樂/音樂祭/甜點/健身/

#4. 用標籤與自己進行對照

蔡東翰,台南人,創作作品跨足表演藝術影像設計、錄像及影像裝置創作、虛實互動演出。2022年擔任台東藝穗節駐村藝術家,透過數位媒材反身梳理千禧世代下的生命經驗,透過虛擬羊創作《Hey Yuli!》系列作品,2023年於國家兩廳院新點子計畫R&D進行發展。除在新媒體藝術上頗有發展外,在劇場內亦積極與舞蹈、戲劇創作者或團隊進行跨界合作。

我的創作者個人CV(Curriculum Vitae)跟相簿中所體現的標籤對比大相徑庭。影像若是作為我身為創作者/手機小孩意識延伸而成的科技幻肢,我僅僅只用來記錄並回顧生活,同時也不斷在累加的過程中等待下一步行動。

#5. 我以外的關係

以顯示器作為影像創作者存在的場域思考,比起畫布、黑盒子、白盒子……等場域都顯得常見的多。我習慣先剖析媒材的單位再進行創作;之於表演,投影機的應用更是廣泛與通俗,原理則是控制光的分佈進而成像;光通常指的是人類眼睛可以見到的電磁波(可見光),視知覺正是對於可見光的知覺,在運動過程中透過其運動勾勒人類對於現實的認知。

回到在跨領域當中的自我定位而言,在行動上卻顯得更是本能,透過不間歇的運動在不同的他者之間來回反射,在其碰觸到的端點之間所殘留的路徑更貼切地描摹我對於影像創作的思考。

#6.201905

《KYD:futue》

最後想分享一件2019年時做的錄像demo,當年我時常往返於台北與蘭嶼。在蘭嶼時總沈浸在東海岸炙熱的太陽、湛藍的海水之中,生活上恬淡地滿足於小島平凡的日常。下午的忙碌之中看著夕陽被西北方大武山上的雲層包覆,仰望無邊無際的淡橘轉變成淡紫色,迎接肉眼就能看到的銀河閃爍,我時常問起自己:「少了平時在台北的創作生活會如何?」

直到決定做《KYD:futue》這個作品時,我開始思考不是島民的我能為這塊土地帶來些什麼?我回想起那幾年,每次下船踏進港口時,騎著機車沿著東80線繞著,瀏覽這塊土地的每一個變化。現代化的腳步實在快速又顯眼,我無法體會島民被觀光產業逼著向前的壓力,僅能坐在一旁細細聽著他們對於未來的嚮往。我嘗試起透過影像進行召喚,把島上無可預測的變化透過搜尋引擎拼貼在相對應的景象之上,讓無聲的公式依循著口述未來運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