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ttered into pieces – 被動的身份?

文/林慧盈

【我能在何方獲取身份認同?】

六月,通常台灣的自由藝術工作者跟藝文團隊都會忙起來:寫計畫書投補助。不過對於非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我,在過往幾年都沒有甚麼大感覺——沒有資格,沒辦法投件。

一方面覺得情有可原,畢竟我不是台灣人,台灣政府跟文化機構需要保障國人能夠擁有當地的資源;但另一方面又任性的覺得,如果在台灣已領取到以藝術作為職業的工作&居留許可(註1),為什麼不能申請呢?

回想大學畢業後幾年的經驗,我大多是以「表演者」或是「共創」的方式在台灣以受僱者形式工作,或是投件到國外的舞蹈節作演出或交流;直到近年台灣民營團隊的創作平台逐漸擴大申請人的資格(註2),得以「創作者」身份投件短篇舞作。
一開始為了想留在台灣,便選擇去依附/貼合對方的條件為優先考量,生怕不符合對方期待,會隨時被遣返。(還記得幾年前,多次尋求留台工作機會不果後,在一次徵選面談中,對方什麼條件都還沒提出,我的第一個問題是:請問能夠聘請外國人、協助申請工作居留嗎?)

似乎目前在台灣的外籍藝術工作者大多是以「被動的身份」工作?至少以我的經驗及身邊所認知的是如此。


寫了上述文字,可能某部份是寫出一些無奈,但我想自己正在釐清的事情是:Where could I fit in? How could I fit in? Should I fit in?

前陣子跟一個同為旅居不同地方的freelance朋友A視訊聊天。去年朝氣勃勃的她在畫面中顯得有點憔悴,道出:「以前我天真的認為可以很輕易說出『我A地B地兩邊走』,但一陣子後發現,資源在哪裏,我就只能base在哪裏⋯⋯」,好實際,卻也頗為貼切。

何去何從的不穩定感,其實早在2019年就開始感覺到了,甚至是2014年、決定要出走到台灣追逐「夢想」的那時候。在這個地方可以學到我夢寐以求的東西嗎?在這裏可以更貼近我所嚮往的生活嗎?在這裏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由地行動我想做的東西嗎?


也許去尋找一個能好好安放自己的地方,是一輩子的課題吧?

還需要更多的能力。或許需要持續的累積、或許需要更有意識地去認知自己的身份與定位、匯集更多擁有相似背景的人,說不定以後便能去爭取一些機會了。

p.s.不過在台灣這麽久的時間,能夠在台北車站的K區/站前/台北/中山地下街裡面明確知道自己身處的位置且不會迷路,算是一種在地人的非官方認證?(笑)

很很很很很很很感恩的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沒辦法在政府機關申請補助,身邊的民營團隊跟人們卻溫暖大方地給予支持。從這些人人人身上感覺到自己有一部分是被安穩地承接住的,所以今年終於有幸「趕」上這個大趨勢,試走過一次流程了。不試還真的不知,still have a lot to learn!

——–碎片式記錄 2023.06.29


註1: 目前外國藝術工作者在台工作居留方法包括:於年營業額滿1000萬的機構受僱用、非營利藝術團體擔任全職工作、申請外國自由藝術工作者簽證以及就業金卡。

註2:近年台灣藝術團隊逐漸開放持有台灣居留證的藝術工作者申請投件創作或駐村,國家場館目前則有台中歌劇院LAB X藝術跨域實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