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動者」之後,我成為「我」_2023 YDC

文/王甯

2023年 能動者平台#4
演出日期:2023/12/2(六)、12/4(一) 18:30 製作人對談、19:00 演出
演出地點:日本橫濱象の鼻テラス
臺灣能動者代表(movers):王甯、王筑樺

第四屆能動者平台(Movers’ Platform #4)是2023橫濱舞蹈節(Yokohama Dance Collection)的系列節目之一。由日本編舞家梅田宏明策劃與主持,集結台灣、日本、韓國、香港、希臘等地共10位極具獨特性的「能動者」參與演出。

Movers’ Platform #4 排練分為四個階段:

  1. 每位能動者於各自所在城市,搭配梅田提供的音樂做solo即興練習。
  2. 和梅田線上一對一遠端通話討論各自發展的身體素材。
  3. 抵達日本橫濱,和所有能動者們實體認識、現場排練,
  4. 在梅田主持下,排演最終演出架構,包含solo, duet, trio等,最後進行正式演出。

記得在橫濱第二場演出日早上,我、筑樺及聚思的夥伴們一同前往演出場地「象鼻咖啡館」,錄製由「能動者平台」製作人Suzuko安排的訪談。他問道,兩次參與「能動者平台」我感覺到的差異?

作為第二次參與計畫的「能動者」,想起首屆(2020)參與時抱著當年對從事舞蹈的身份焦慮(我是舞者?編舞家?劇場工作者?…?),但在遇見「能動者平台」計畫後,那段期間得以很專注的發展自己使用身體的方法,好奇自己的身體想怎麼動,讓舞蹈本身不需關乎詮釋任何特定主題與題目。並在梅田的引導下,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身體觀。這次則因著對於計畫內容的熟悉,以及這幾年在舞蹈上的累積,今年不再過度焦慮應該要怎麼跳、身體動態應該掌握什麼規則,或該怎麼展現我的舞蹈、我的身體。而是能夠更直覺感受身體的流動,以及與其他能動夥伴之間的互動。

2020年到2023於我而言的轉變,好似逐步從角色定位的掙扎中解除,有別於曾經希望別人用特定的角色標籤看待我,漸漸過渡到能夠接受各種可能的標籤,把「舞蹈」穿上,讓我成為「我」。

photo: Sugawara Kota

今年這趟橫濱行,除了把自己的演出內容照顧好,完成任務外,更多時候在觀察梅田這位藝術家他如何透過不同表現形式傳達他認為「舞蹈」可以有的樣貌,不斷探索舞蹈的可能性。

梅田在今年橫濱舞蹈節策劃的節目除了「能動者平台」外,還包含一檔在橫濱紅磚倉庫(Yokohama Red Brick Warehouse)劇場裡的1+1雙舞作演出Umeda Hiroaki “assimilating” + Somatic Field Project “Moving State 1”;以及他首次的靜態個展 “Choreograph”。

展覽中有兩件作品 “choreograph1 – water (prototype)” 及 “Haptic Installation”令我印象深刻。前者是藝術家將「編舞」的對象從既有的舞者挪移至「水」這項物質,透過機械裝置及簡潔的光源設置,讓觀眾看見「水」如舞者般在運動(movements)的韻律;後者則是藝術家以過去現場演出舞蹈作品 Haptic(2008)的概念轉換成裝置作品,觀眾在「看」這件作品時必須把眼睛閉上,轉以用眼周及臉部肌膚的觸覺接收裝置光源流動與顏色的變化。

“Haptic Installation”令我感到欣喜及驚艷之處在於它彷彿讓「觀賞」成為一件不被視覺綁架,而是透過人的本體感知所體驗與覺察的一種流動狀態,而這種流動即是我所感覺到的舞蹈。

“choreograph1 – water (prototype)”,取自S20舞團網站
“Haptic Installation”,取自S20舞團網站

此刻進行這份觀察書寫的時序已經來到2024,回想參與一趟如橫濱舞蹈節的國際展會,在活動中從不同城市的人身上認識各地的舞蹈生態與文化,甚至進而理解每個人在不同藝術發展階段可能面臨既獨特卻又可共感的困境,對我來說是既珍貴且具反思性的。

最後,平台與計畫的有效性有賴各地單位及組織串連,感謝聚思製造端今年引薦我「回鍋」參與「能動者平台」,並在整個計畫期間提供支持,溫暖地連結起台灣、日本及其他城市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