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聚思製造端實習生黃莛惟
《2023年東南亞性別網絡計畫(NPSEA Project)—新加坡國際交流經驗分享》
講者|Betty Apple、周寬柔
時間|2023/04/12 19:30
地點|思劇場
前情提要
回望疫情時代,Covid-19如一道無形藩籬,阻絕了國際交流與創作的溫度傳遞。「東南亞性別網絡(NPSEA Project)」推展三年以來,當藩籬拆除後重啟實體型態,參與者如何適應全新的創作交流的體感?或許永遠不會停止摸索。
建議在閱讀本文前先重溫前文:「從這裡到那裡,我們都需要多一點『過程』—NPSEA Project新加坡da:ns LAB與VECTOR#3 觀察記錄」
觀察者小記
作為分享會的觀察書寫,由於過去觀察者個人及工作領域的發展面向不同,對於酷兒議題甚是疏離,亦如同大部分正在閱讀此文章的讀者一樣未曾實際參與交流現場。即使在分享會前後仍持續瀏覽相關資料與創作,至今觀察者仍舊無法明確定義何謂酷兒。故此,本文將以分享會當日流程進行書寫,透過當天在現場的兩位藝術家Betty Apple及周寬柔與現場聽眾的分享對談,試圖以初探者的視角,開啟對酷兒藝術的認知交流。
「沒有歷史認同、流動式的酷兒型態」——Betty Apple
Betty Apple的分享內容先由個人藝術創作的過程與概念呈現出發,作為這次受邀參加VECTOR#3及Da:ns LAB的臺灣代表藝術家,此次在新加坡發表作品《Rubber Mermaid’s Escape Room》,其創作脈絡組合自網絡大數據—spotify音樂2019年度個人關鍵字及Betty Apple自身對人魚的超時空想像與意識認同。
Betty Apple在分享中提及,數百年來臺灣豐富的殖民歷史與族群文化激烈碰撞,但回看至當代臺灣,群眾的族群認知、個人的身份認同仍存在相當大的模糊空間。若將此想法套用至新加坡,因為社會的族群成分更為複雜,包含主要的華人、印度、印尼、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等族群,若深入觀察其依歷史因素所構成的社會樣態及種族融合程度,可發現多數人對於所謂的「尋根」幾乎不在意,而似乎以「漂蕩」、「流動」來描繪他們的認同輪廓更為貼切。
對照至酷兒議題,酷兒的身份認同亦是多元、流動的。扣回Da:ns LAB本年度延伸探討酷兒的主題「Persent, yet undefined」,某種流動的酷兒探索型態,試圖經由當代不同形式的藝術展現,映照及揭示當代酷兒難以一言定論的多元性和深藏於東南亞信仰及文化歷史間的發展脈絡。Betty Apple 提到她在新加坡演出期間透過與VECTOR#3策展人Daniel Kok的討論、Da:ns LAB實驗工作坊與其他藝術家的實作激盪及演出場地濱海藝術中心週遭的城市樣貌,思考如何以現地創作(Site-specific) 方式調整創作,對應新加坡在地的狀態,以及在兩天的演出中會使用前一日觀眾遺留的空間與物件擺放位置,讓兩場演出經由時空的疊加與積累,創造出不可被複製的現場感,最終從作品中呼應在新加坡期間思考的後殖民主義,與觀眾一同探討流動身份、跨物種及性別的價值認同。Betty Apple又認為身份本是由文化、社會和歷史等因素塑造的,故不應被界定為單一的概念。
雖然觀察者並未在此次活動中實際至新加坡參與,但令觀察者感到好奇的是,在兩日的VECTOR#3展演中,相同藝術家、不同展出排序的活動流程、藝術家因應現場創造的即與手法等,種種的不規則變化,對觀眾會產生哪些程度的影響?觀眾又怎樣理解藝術家試圖呈現的酷兒樣貌?沒有正確答案,但值得期待。
聽完這段分享,當我們身處國際場合,該如何以自身當下的感受或臺灣的殖民背景出發,去討論與理解個人認同等議題,這也正是此次Betty Apple帶給大家的思考,亦是觀察者感到有趣的探索點。
「期許我們在國際交流時,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去討論國界、身份認同等議題, Open Your Mind!」——Betty Apple
「用破碎的鏡子照映自己」——周寬柔
另一位臺灣代表藝術家周寬柔,亦於今年首次前往Da:ns LAB實驗工作坊進行國際論壇交流,不同以往的是,跳脫寬柔過去其他出國展演的單一經驗,這次她對東南亞有了更多全新的想像與期待。面對兩星期停留新加坡期間強烈的文化衝擊與混亂,寬柔用自製圖像方式紀錄當地文化、氣味與美感,也發現當地的語言與宗教竟有因地制宜的奇妙和諧,使繽紛的圖片色彩與濃厚的文化氣息相互映襯。
此外,寬柔也分享個人曾經對酷兒的陌生與在Da:ns LAB所得的階段認知。她以變裝(Drag)歷史為例,對照個人所知日本脫衣舞同樣對女性性感體態展現的發展脈絡,轉變延伸出身體力量的展現,印證觀者不同觀看方式及經驗背景對特定主題所產生的認知改變之影響,藉此引發對觀看酷兒作品舊有思維——傳統二元邏輯及符號的挪用與拼湊的自省。而後寬柔又試圖以全新的視角解構作品,透過細節觀察 Da:ns LAB中藝術家Joshua Serafin作品《Miss》,從中讀取創作者的意圖與作品全貌後酷兒意義。
回歸段落主題「用破碎的鏡子照映自己」,寬柔認為碎片中的映像是局部的、非核心的,而每個小碎片中卻有各自獨立的世界,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妨試試,打破那面慣用/符合社會期待的鏡子,重新審視鏡中拼出的自我有何不同。
透過寬柔的分享值得省思的是,面對當代文化社會的衝擊,從這堆「混亂」中,我們該如何撿拾這些碎片,找尋它們的關聯性,將轉化後的片段,重新拼湊成當下的自我。
直面內心深處的自我:標籤與被標籤
分享會尾聲的Q&A環節,與其說是對兩位藝術家的提問,更像是一場現場聽眾與藝術家間的激盪與探索。其中Betty Apple提到,在她的創作過程中是試圖以queer/queering的概念進行,而非定義其作品的型態與性向;寬柔則提到她的創作曾被認為是酷兒作品,即使並非創作者的本意,卻也藉此發現解構作品的不同觀看方式。因此,在有無限多解的多元文化裡,我們期望得到的是自我認同與定位,如同正在探討的流動型態。
長久以來,「標籤」與「被標籤」總是無形存在於個人與族群之間,當酷兒議題應用在藝術領域,這些作品正在試圖突破主流文化對於性別和性取向的刻板印象和框架,並探索了新的表達方式和意義。藝術家創作或許是直覺的,抑或是有目的性的,然而,無論作品以何種形式貼上標籤,對藝術家而言,明確的定義與解釋也非易事,正是由於這些壓力和挑戰,酷兒藝術家的作品才更具有獨特性和影響力,並帶給我們新的思考和視角,提供了更加多元和包容的文化環境。
聽完這場約九十分鐘的分享會,我們看見國際交流未來的可能性與新面貌,或許對酷兒議題仍舊定義模糊,但我們期待的不會是答案,而是在這流轉的文化生態中,持續探尋個人與社會的意識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