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若髮,逝者如斯 《洗頭:跟我說一個故事》劇評

Author: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張啟豐], 2019年12月03日 10時17分

原文刊載於2019 12月號文化快遞「快遞藝評」,「快遞藝評」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台北市文化局「文化快遞」合作多年,針對近期台灣表演藝術類藝文活動,提出專業評論,讓讀者看見台灣表演藝術的多面向議題與探索。

文/張啟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照片提供/思劇場       攝影/顏士育 Bruno Yen 

多久沒有「專心」地「被」洗頭了?感受手指頭深淺~輕重~往復~抓理~按壓~在濕潤的髮絲裏逡巡,如魚在水藻中迴游,自在悠謐,水草也回應以溫柔搖擺……

《洗頭:跟我說一個故事》是2019年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小清新,導演張剛華和創作群經田野調查之後,在迪化街一段大稻埕的老建築內的新水果店的內裏院落中,展演露天洗頭。看洗觀眾與被洗觀眾一組組魚貫通過水果店而進入表演區——院落草木扶疏,綠意盎然,時值仲秋午後,天光雲影共徘徊,好一派南國清秋。

演出開始之前,導演請所有大約20位觀眾在院中圍圈,請問觀眾:如何感知時間,以及身體最早有感覺的是什麼?以「冷知識」(導演語)補充:「胎兒在母體內即可以皮膚感覺」之後,請觀眾向右轉,為前一位觀眾搭肩按摩、閉眼、感受,作為進入/參與演出的引導與暖身。整場演出共有四個洗頭區,散置庭院,洗頭動作一律地輕和柔緩,在按壓摩挲之中,頭皮直接感受所有力道,洗頭者和被洗者聊天互動,被洗者耳聽娓娓道出的故事,鼻聞洗髮乳的味道,也交換了自己的故事,有:學畫經歷(被洗者也看到了畫作)、與男性的交往經驗、兩週不洗澡所衍生的味道記憶/辯證、緩聲柔語地邊說邊哼唱……四個洗髮區(每區由四五位觀眾圍成小圈)故事分別和視覺、味覺、聽覺及感覺有關,而髮叢泡沫隨水流逝,髮絲在吹風機與手的雙重拌弄下由濕而乾,觀眾在極近距離的參與下,感知時間--見證了時光.流逝.轉變.消失。

是的,時光與流逝。筆者觀賞的演出是下午4:30場次,演出結束時,天光已略淡暗——大自然是毫不做作的燈光設計師,觀眾在露天下,親身體驗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時間變化,也參與整場演出的各個步驟和水/流,以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和心情,既共同也各自經歷當下的故事。

導演張剛華以觸覺為發想,以活動作為演出架構,引君入甕,或靜或動地體驗在(室內)劇場觀看演出幾乎無法經歷的「觸覺」經驗。這樣的「日常(洗頭)」是導演近年以「參與式展演」所發展出來的議題與形式,而《洗頭》也的確呈現觀賞演出經驗中極少處理的部分--觸覺,即使近年在臺灣愈形蓬勃的participatory theatre(或譯:參與式劇場)、site-specifci theatre (或譯:特定場域劇場)、immersive theatre (或譯:沉浸式劇場),亦少觸及(或不觸及)以「皮膚」與「觸感」為主的體驗。特別是在演出一開始時,導演請觀眾閉上眼睛,這樣就只能全心注意身體所接收到的訊息,身體感受因全神貫注的緊張而變得敏銳,這樣的引導--依憑身體/感覺所構築的經驗,確實少見,不啻拓展臺灣劇場演出與觀眾體驗之間更多元的感知體驗:觸覺。如此引導是有趣的,也是這個製作極為特出之處。

然而,在這樣的「日常」生活空間(中庭院落)所發生的「洗頭」行為,使得原本以「生活」而言屬於日常的空間,卻因著洗頭行為,轉變為(就洗頭而言的)「非日常」空間。此日常性/非日常性在同一空間所產生的交疊,令這一場演出衍溢了某種趣味性--輕鬆的、非真實的、非完整性的。於是:洗頭是一種表演(是否「真的」洗頭,或非重點,而藉由觸覺及視覺、聽覺等所呈現的展演性,才是重點?);洗頭者與被洗者訴說故事的過程,顯得小心翼翼(必須按照劇本走?而不像在美容院、髮廊、設計師工作室中的故事交換般地生活,甚至生猛,八卦總是如辛香料般地刺激感官);觀眾從一處游移到另一處,以旁觀者之姿參與/參觀故事的交換,而洗頭則如儀式(藉此進入時間流逝與故事交換)。因此,觀洗者的參與及被洗者被參與,真的洗髮及表演洗髮,日常空間及非日常行為,日常生活與設定展演,其間的界線已然虛線化而趨湮滅,不同界屬份子侵門踏戶地游移、融入、剪貼到非原界屬之域,模糊化虛實界屬,演出即/及真實則亦愈模稜兩可。

如果以「一旦被觀看,表演即存在」的視角來看,美容院、髮廊、設計師工作室的洗頭剪髮,反而也都是參與式劇場,這當中訴說/交換的種種,當然都是如髮般的生命。逝者如斯……

報導出處: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9120302?fbclid=IwAR3_8CRCgH5nSxlxO9CI-_jORzPc76FfqKKLVrNbBeHe9va473trNUwZkj4